今日要闻

壶风茶影——工夫茶与紫砂壶

发布时间:2024-04-28 来源:茶知识: > 更多 > 茶具 > 宜兴紫砂壶 作者:chazhishi.com
导读: 近二十年以来,伴随着乌龙茶走出福建广东,走向北方以及全国各地,工夫茶艺也逐渐深的人心,走遍大江南北,几乎都可以看到工夫茶艺的影子。不过对于工夫茶艺,大多数人的认知只是局限于那个表现形式,对于工夫茶的内涵,以及紫砂壶在工夫茶艺中的重要作用和

近二十年以来,伴随着乌龙茶走出福建广东,走向北方以及全国各地,工夫茶艺也逐渐深的人心,走遍大江南北,几乎都可以看到工夫茶艺的影子。不过对于工夫茶艺,大多数人的认知只是局限于那个表现形式,对于工夫茶的内涵,以及紫砂壶在工夫茶艺中的重要作用和冲泡手法了解甚少。

工夫茶是盛行于福建闽南和广东潮汕地区的一种民间茶艺,在中国所有的茶艺当中,工夫茶艺是传承最久远,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种茶艺文化形式。工夫茶的起源,福建和广东各执一词,但有一点是不争的事实,那就是工夫茶是伴随着乌龙茶的诞生和普及,针对乌龙茶的特点而发展出来的一种特别的冲泡方式,并且还各自在福建南部(闽南地区)和广东东南(潮汕地区)融入了各自的文化内涵。

 

 

历史渊源

提到工夫茶,就不能不提到工夫茶的四宝:枫溪炉、玉书碨、若深瓯和孟臣罐。孟臣罐,是工夫茶的核心,狭义的孟臣罐是特指生产于浙江宜兴丁蜀镇的紫砂小壶,而这种壶制传世佳作最早见于惠孟臣的传世作品,并在广东民间被视为工夫茶的上上之品。惠孟臣,生卒年份不详,从现有的资料和传世的作品看,其生活年代应该是明晚期到清康熙期间。自从明朝洪武年间废造龙凤团茶开始,传承自唐朝的煮茶法和宋朝的点茶法逐渐消亡,取而代之的是散茶逐渐成为茶叶的主流,而适合江南两江两湖的绿茶的撮泡法和适合乌龙茶的工夫茶也应运而生,同时茶具也随着冲泡方式的改变而有了很大的变化。

龙凤团茶的罢造,御茶苑的废除,绿茶取代龙凤团茶成为新宠,这些原因都使得原先数百年来仰仗御茶苑生存的茶叶人口流散于民间,而原来专属于皇家贡茶的茶叶培植、采摘、制作技术也传入民间。由于民间不可能维持皇家御茶苑的高昂的费用,精工制作的工艺被逐渐简化,从而诞生出了乌龙茶,并流传于闽北武夷山区、闽南茶区和广东潮汕茶区。与绿茶不同,乌龙茶是半发酵的茶叶,茶青经过做青和烘制以后,茶叶中所含的内质较不发酵直接杀青的绿茶来说要更容易析出,茶汤浓度也较高,因此乌龙茶更适合小口啜饮,泡茶器和品茶器都随着年代的推移而逐渐缩小,最后形成了近现代这种一口杯和几杯壶的形式(潮汕工夫茶为三杯壶,闽南工夫茶多为四杯壶或者六杯壶)。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chazhishi.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普洱茶

茶百科

红茶

绿茶

更多

乌龙茶

白茶

资讯

茶场

制茶学

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