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市场近年来越来越红火,做为云南的一张名片,它的知名度是越来越高,就越能带动云南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市场红火时,却出现了一些不法商贩用“假茶” 以次充好的现象。很多消费者对茶叶并不是很懂行,分不清茶叶品质的好坏,为不法商贩提供了可乘之机。
记者了解到,不良商家造假手段主要是以湿仓加快生茶的陈化速度,制造出所谓的“陈年老茶” ,并把包装做旧,以表现出陈旧感,从而牟取暴利。一位茶商向记者透露: “造假最多的是假年份,目前市面上部分卖价达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陈饼”其实是用出产仅一两年甚至几个月的茶蒸制的;有的则是有意识地给它弄一些灰土在面上,让人看上去好象是5年的或10年的。”
然而,这仅仅只是“假”普洱茶的一面。对于“假茶”一说,记者还了解到,曾经有不法商贩在没有勐海茶厂,黎明农工商联合公司茶厂授权,也未办理过共商登记,商标注册,卫生许可证的情况下,假冒勐海茶厂 “大益” 牌和黎明茶厂 “八角亭” 注册商标,生产,加工,销售茶叶产品,同时查获大量假冒注册商标的包装。
一位知名普洱茶生产企业老板对记者:普洱茶了, 一些名优普洱茶企业也火了,某些不法厂家却把自己的产品假冒名优品牌来以次充好。结果,一经执法部门确认,这些不法厂家被查处了,也伤害了名优茶企业的品牌和利益。这些不法分子,真是害人又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