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冰岛古树春茶报价飙升至1.8万元/公斤,当时业界已把其暴涨的身价形容为"摇钱树"或"摇钱岛"。今年冰岛又有了新动向,它的出场又引起了关注。
据悉,在双江县举行的第二届勐库(冰岛)茶会勐库大叶种茶拍卖会上,某茶厂据称于2006年生产的一块50公斤冰岛茶砖,拍出了120万元"天价"。尽管如此,但在今年春云南各大山头茶原料价格普遍下滑的大行情之下,这一消息没有在市场引起多大的浪潮,只是如水中涟漪,风过后又平静了下来。
而在上篇文章《雨林之下,2015古树茶将何去何从》中讲到,雨林"低价"抢市场的动作会给茶行,茶商,及消费者带来损害,在如今看来,而这种低价带来的不利,已经波及到了同茶类不同产品,价格之间的巨大差异和波动,从而造成市场的不良反应。而这种不良反应,最先游离在茶农和茶商之间。
在市场快速发展下,独大的不可能是茶,只可能是资本。茶商手中有钱,而没茶;茶农手中有茶,却没钱。于是双方都在盘算着各自的利益。
茶商:只要钱在手,不怕没有好茶
冰岛古树茶的产量是非常有限的,年产不到千公斤。以往是茶商自己进去收茶,在今年茶市低迷的情况下,茶商很少进去收茶。而且进入到冰岛古树寨去收茶的茶商,有了很大的感受,那就是当地茶农每家的报价"差异巨大,口径不一",而这种情况给茶商带来的想法是:
一,买不起,
二,不想买
三,怎么买
四,买多少
茶农:依靠冰岛,赚钱不是难事
茶农期望像2014年那样,冰岛能卖个好价钱,但事以愿违,冰岛失去了众茶商热捧的对象。即使是在拍卖会上拍出这样的天价,那也只是看中它的年份,具有巨大的收藏价值上,而非单纯的品饮价值。这样毕竟受众少,市场小。且今年来收茶的茶商少之又少,甚至有些茶农手中的茶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怎么办?此时,茶农只能把茶从古寨拿到市场上去卖,这"一往一返"茶价已经不是茶商心中的那个价了。从"众捧"到"倒粘"最后依然卖不上去,吃亏的还是茶农。
在茶农与茶商二者相互"磨"的情况下导致了"收不到,卖不出去",自然而然冰岛的价格就会降下来。但我们不得不反思,若冰岛古树春茶以万元每公斤的均价卖出的话,那么班章,惜归,易武,老曼峨的均价势必也会涨起来,因此,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2015年的冰岛古树茶能像2014年那样身价暴涨吗?古树成品春茶就远远不可能与之相提并论。所以,冰岛古树老陈茶也只能随风而过。而冰岛古树春茶就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翻腾起来,再次成为"疯狂的摇钱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