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知识:云南茶叶主打品牌成就未来

2014-09-20 16:34 chazhishi.com
田军对记者说:“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一定是产品的质量。”现代茶企在塑造品牌的同时,均对产品质量实施了从田间地头到生产车间的全程控制。从实施良好的农业规范种植。。。。。。。。

  由于加强了品牌建设、产品质量管控和营销体系建设,我省一批传统茶企和新型茶企脱颖而出,短短几年就展现出具有浓厚市场化特色的现代茶企业的雏形——云茶借品牌拓出大市场

  伴随普洱茶的声名鹊起,云南茶叶终于走出省门得到了中国消费者的认可,在福建铁观音、浙江龙井、台湾冻顶乌龙等织就的“中国名茶”中占得一席之地。

  但“疯狂的普洱茶”遭遇价格爆炒后立刻价格崩盘,并由此带来了更为严重的问题——消费者信任危机。随之而来的由于资金链断裂导致较多企业关停,云南茶产业的未来曾一度被蒙上了厚重的乌云。

  2007年,不得不背水一战的云南茶企在人们漠然的目光后面“凤凰涅槃”。等到大幕揭开,一批新型现代茶企初现端倪。在这里,现代的企业管理制度、营销体系建设和品牌创建,令这些企业与传统茶企大相径庭,向市场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现代新型茶企的雏形也就此展现……

  “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一定是产品的质量”

  2007年盛夏,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数据显示,当年云南普洱茶收购价从上年的每公斤60元狂降到每公斤28元。

  受此影响,当年1至8月我省轻工业利润同比下降3.3%。

  市场一片哀鸿……

  在依然不景气的2008年,大益集团出重金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后的黄金时段播出了我省茶产业的广告“处女作”。“茶有益,茶有大益”的广告词犹如一阵清风,给跌入低谷的云南茶产业吹来一丝希望。

  这个在云南茶界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广告,无疑成为我省传统茶企斥巨资塑造品牌形象的第一次创举。

  就在大益开始行动的当口,一向以农业产业化自居的云南传统茶企,出现了第一批“试水”品牌化、规模化、市场化运作的现代茶企。

  “公司自2006年成立之初,就开始了品牌建设、产品质量管控和营销体系建设。”在日前举办的杭州“2011国际茶业大会暨茶产品交易会”上,昆明七彩云南庆沣祥茶业股份公司总裁田军这样对记者说。

  在这次茶业大会上,七彩云南和大益集团入选“中国国际十大著名茶企”,云南天士力生物茶科技有限公司荣获大会组委会颁发的“中国最佳科技创新产品”奖。

  省老领导、云南省普洱茶协会会长张宝三说:“现代茶企在塑造品牌的同时,均对产品质量实施了从田间地头到生产车间的全程控制。从实施良好的农业规范种植,到现代化的加工,再到组织化营销、标准体系建设,构建了生产品质稳定的茶产品的产业链。”

  那么,为何要建立如此完善的产业链?田军对记者说:“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一定是产品的质量。”

  为抓好“第一车间”建设,七彩云南在勐海县布朗山乡建设了高标准、规范化的万亩生态茶园。茶园按照国家有机食品、欧盟GAP、美国NOP、日本JAP等有机食品认证的要求,严格实施种植和管理。公司成立5年来,已通过HACCP、ISO9001、绿色食品、云南名牌和云南名品、出口生产企业资质备案等品质认证,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特许商品生产商和特许商品零售商,并为本届茶业大会提供礼品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