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的四大茶文化系统

发布时间:2024-03-29 来源:茶知识: > 普洱茶 > 资讯 作者:chazhishi.com
导读: 茶源网 资讯:自2012年启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以来,我国已有39项传统农业系统得到认定,覆盖了20个

      茶源网资讯:自2012年启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以来,我国已有39项传统农业系统得到认定,覆盖了20个省、市、自治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在生态环境保护、农业功能拓展、农业文化传承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美丽乡村建设、农村文化繁荣、农民增产增收、农业持续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尽管以活态性和系统性为主要特点的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工作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很快。联合国粮农组织已经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到重要工作内容。截至目前,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共有31个,分布在13个国家。其中,我国有11个,数量位居各国之首。而且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实践也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成为其他国家学习的榜样。

农业文化遗产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包含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在内的复合系统,是兼具生产功能、生态功能与文化功能的“活态”遗产,而且面临着社会经济发展、现代技术应用、外来文化冲击的影响。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要根据农业文化遗产的特点和农业与农村发展的实际,从制度、技术、经济等各个层面,探索适宜的动态保护途径。应当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利用”的原则,坚持“多方参与、惠益共享”的保护与利用模式,既坚守农业文化遗产内涵的保护,又注重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让保护者在保护中受益,提高他们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根据《农业部关于开展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的通知》要求,农业文化遗产所在地省级农业管理部门要加强工作指导,做好动态管理,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遗产所在地人民政府要不断健全动态保护机制,按照制定好的规划和管理措施,进一步做好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编者

 

浙江杭州西湖龙井茶文化系统

西湖龙井茶文化系统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畔三面环山的自然屏障的独特小气候是保障龙井品质的重要因素,自古就是爱茶之人留连向往之处。杭州龙井茶文化系统是以龙井茶品种选育、种植栽培、植保管理、采制工艺和茶文化为核心的农业生产系统,以及该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孕育的生物多样性,发挥的生态系统功能,呈现人文和自然交融的景观特征。

西湖龙井茶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我国著名的茶圣陆羽,在其所撰写的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就有对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西湖龙井茶之名始于宋,闻于元,扬于明,盛于清,素以色翠、形美、香郁、味醇冠绝天下,其独特的“淡而远”“香而清”的绝世神采和非凡品质,在众多的茗茶中独具一格。

杭州西湖龙井茶冠列中国十大名茶之首。龙井茶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早,二是嫩,三是勤。由于产地生态条件和炒制技术的差别,西湖龙井向有“狮”“龙”“云”“虎”“梅”五个品类之别。

 

广东潮安凤凰单丛茶文化系统

广东潮安凤凰单丛茶文化系统位于潮州市北部山区的凤凰镇,面积230平方公里。现有茶园面积6万多亩,年产茶叶300多万公斤。

凤凰单丛茶始于南宋末年,历经600多百年数十代人的传承,资源物种仍基本保持历史原貌。单丛茶树文化遗产资源主要存在境内海拔600~1200米的中高山。多年来,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对凤凰古茶树的保护工作,1980年组织进行了一次系统的调查,仅200年以上的古茶树便有3700多株。凤凰古茶树被专家誉为“中国之国宝,是世界罕见的优稀茶树资源”。

茶叶种植是当地人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潮州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护和利用好这一农业文化遗产资源,潮安县政府将加大对古茶树的宣传保护力度,制定古茶树的保护措施,做好古茶树登记造册确认,加强凤凰单从茶文化系统母本园建设,保护种质资源,引导茶农科学管理古茶树,推进无公害茶叶标准化生产,并结合凤凰山美丽自然风光,广东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凤凰天池、畲族聚居地、凤凰茶文化中心等,规划开发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区,发展山区特色农业,保护茶区农业生态。

 

 

湖北赤壁羊楼洞砖茶文化系统

湖北赤壁羊楼洞砖茶文化系统位于幕阜山脉北麓余峰、湘鄂交界的低山丘陵地带,是茶马古道的三大源头之一。羊楼洞砖茶历史悠久,源于唐,盛于明清,是全世界公认的青(米)砖茶鼻祖之地。在明清两朝,赤壁羊楼洞凭茶一跃为国际名镇,俗称“小汉口”。清朝乾隆年间“三玉川”和“巨盛川”两茶庄特别压制的代表羊楼洞三口泉水的“川”字品牌砖茶被评为国内驰名商标。2013年以来,赤壁先后被授予“中国青砖茶之乡”“中国米砖茶之乡”的称号。

羊楼洞砖茶在国际贸易史上取得过骄人的辉煌,在国内西域各民族的交往中,为促进民族团结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9世纪到20世纪初,羊楼洞更是成为中俄茶叶国际商道的起点,砖茶从羊楼洞由独轮车运抵新店装船,经汉口逆汉水至唐河,再转运内蒙古,进入俄罗斯的恰克图、西伯利亚至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在1000多年历史的茶马古道上,形成了独特的“羊楼洞砖茶文化”。传承羊楼洞砖茶文化,发展砖茶产业,让更多的人重视羊楼洞砖茶文化和学习羊楼洞砖茶制作工艺,有助于保护和发展羊楼洞砖茶文化系统,更好地推动了赤壁市以文化为依托的茶产业的发展。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晋江西溪上游的安溪县,居山而近海。核心区位于安溪县西坪镇,包括松岩、尧山、尧阳、上尧、南阳5个村。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是以传统铁观音品种选育、种植栽培、植保管理、采制工艺和茶文化为核心的农业生产系统,以及该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孕育的生物多样性,发挥的生态系统功能,呈现的人文和自然景观特征。

安溪铁观音起源于唐末,兴于明清,盛于当代,近300年的发展铸就了“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的标签。其由来有两种传说:“魏说——观音托梦”和“王说——乾隆赐名”。明末清初,安溪茶农发明了独特的制茶工序——包揉,形成了独特的“半发酵”茶类——乌龙茶,同时根据季节、气候、鲜叶等不同情况灵活运用“看青做青”和“看天做青”技术。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推广了带状“茶—林”模式。树种以豆科的乔木和小乔木为主,起到根系固氮、夏天遮荫、冬天落叶覆盖地表的功能。套种一年生绿肥,梯壁种草护草,以覆盖地表,保持水土,提供生物栖息场所,蕴含了深刻的生态学哲理。可以说,安溪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造就了独特的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和丰富多彩的文化传承,是当之无愧的农业文化遗产。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chazhishi.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普洱茶

茶百科

红茶

绿茶

更多

乌龙茶

白茶

资讯

茶场

制茶学

茶人